靚麗石景山——地域文化書畫展 在京隆重開幕
發布時間:2022-07-30
編輯: admin
來源:

        2022722日上午,由北京市石景山區文聯、區委老干部局主辦,石景山區老年書畫研究會承辦的“靚麗石景山——地域文化書畫展”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中心美術館隆重開幕。  

 

微信圖片_20220730164853.jpg

    中國文聯辦公廳原主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長羅楊,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書記王吉、副會長張玉田,北京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叢峰,北京市書法家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郭孟祥,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李金克,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張利軍,石景山區政協原主席張俊山,石景山區人大原副主任邱思達,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王宏芬,區文聯主席董聰慧等領導以及石景山區離退休老干部、參展書畫作者、書畫愛好者8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微信圖片_20220730164902.jpg

    

    開幕式上,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利軍致辭,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羅楊發表講話(全文附后),北京市文聯副主席馬叢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金克對書畫展開幕表示祝賀。石景山區政協原主席、區老研會16屆老會長張俊山宣布書畫展開幕!

    “靚麗石景山——地域文化書畫展出書畫作品171。其中繪畫作品89幅,以國畫形式,展示石景山區古廟、古剎、古建、古樹、名山大川等悠久歷史、自然景觀及改革開放以來新發展新面貌、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雙奧”精神等人文精神面貌。書法作品78幅、書繪畫長卷作品4,作品內容精選自歷代名人、文人撰寫贊美石景山的詩、詞、碑文、楹聯。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石景山第二次承辦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節,此次石景山區地域文化書畫展作為本屆文化節的活動之一,以宣傳石景山區“六張文化名片”為主題,以書畫描繪獨特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石景山區人文景觀、風土人情有機融合于“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主體環境之中,展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創新發展成果和新時代精神風貌,讓社會各界更多了解石景山,熱愛石景山,努力將石景山區地域文化打造成首都文化中心的精品力作。

 

附: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羅楊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靚麗石景山——地域文化書畫展”開幕式上的講話

 

bdc7ba1873e6c0dfa39c5b8cf2bf5a5.png


    各位老年書畫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大家見面。

    我是今年剛剛當選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后,第一次參加石景山一個有意義動,我看了這個展覽的主題就一種非常強烈的地域文化感覺。這個展覽特別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是最根本、最持久的、最深厚的自信。

    石景山在北京市的地域中,可以說是最有文化的區域之一。石景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親近自然山水,深深地扎根歷史文脈,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芒。此時讓聯想到梁思成先生在建國初期北京市做了一個規劃方案,梁陳方案”。我記得在這個方案中梁思成先生設計石景山區就是一個文化區。我的印象里,石景山傳說中叫“濕經山”,或者“石經山”都是佛經的經,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石景山特別有歷史、特別有文化、特別有內涵,可以講出很多故事一個區,這就是地域文化的特點。所謂地域文化就是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有歷史的、有傳承的、積淀、有特色的文化遺產。

    我記得幾年總書記視察北京曾經說過守護生命一樣,守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首都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住鄉愁。那么什么是鄉愁呢?鄉絕對不是一個空洞的地址和一個沒有內涵的空間,年輪的記憶,要有光陰的故事,要有視覺的憑證,還要有形象支撐。就像我們這次書畫展中,我們石景山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座古建、一座古橋、一座古塔或者一個古井、棵古樹,都可以形象引起我們地域文化的一種聯想。像我這個年紀的北京人,當和別人說起我是北京人的時候,腦海里想到的是兒時的北京的城墻、北京的胡同、北京滿街的小風車還有那些小推車以及吆喝聲,一整套熱氣騰騰的生活景象所展現出我們北京人的價值觀,就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它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又體現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傳統和容載萬物的人文精神。

    特別感謝我們石景山區各級領導和石景山老研會組織的這一次具有特別意義的書畫展覽。用我們五彩的筆,用我們濃情墨,描繪出了一個真正美麗的石景山,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美麗石景山的故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自然的石景山、一個人文的石景山、一個詩意的石景山。    

    謝謝!